经开区纪工委落实市纪委监委部署要求,牢牢把握监督首责,聚焦主业、压实责任、标本兼治,建设立体监督体系,为实现区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。
一是强化日常监督。加大作风建设督查力度,开展经常性的明察暗访,对无故迟到、早退、上班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加大查处问责力度,对一名被多次被发现违反工作纪律的同志进行诫勉谈话并通报曝光。通过经开区门户网站、微信公众号发布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信息15条,在节点前夕编发廉政短信,打好纪律“预防针”。精准运用监督执纪“四种形态”特别是“第一种形态”,对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,抓早抓小、防微杜渐。目前,已运用第一种形态62人次,其中工作廉政谈话60人,诫勉谈话1人,提醒谈话1人。
二是深化专项监督。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,聚焦腐败易发多发的领域和资源资金密集的行业,已排查包括项目招投标、公务(商务)接待等廉政风险点20项。开展党员领导干部防止利益冲突申报,鼓励党员干部自查自纠自报,共收集存档申报报告153份。实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、长江“三化”专项行动等5项专项监督,下发监督文件5份,开展大排查大整治“回头看”1次,深入29家企业督查检查,对在督查中发现的27条问题提出整改意见,夯实各环节责任,督促整改落地。
三是实化审计监督。加大内审力度,邀请审计局对管委会帐目开展财政收支审计,聘请第三方审计事务所进行年报和发债审计。联合区财政局和碧溪新区财政组建专项审计小组,对滨江巴士、巨龙新能源等3家国资企业和吴市小学开展专项审计,对沿江物业进行财务收支审计。督促推进有关单位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整改落实,建立审计监督常态化机制,紧盯管好“钱袋子”,把权力置于严密监督之下。